从供给管理短期效应看,各类直接降低企业成本的政策都有活跃供给的短期效应;从供给管理长期效应看,各种提高企业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政策都具有长期供给效应。
但可能今年,也就是2011年下半年,或者是2012年上半年,还是会出现拐点的。那么也正如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和谈论的,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将会非常大,其他国家也是一样,所以这个是2011年可能面对的最大的变数之一。
根据一般的道理,这种高财政赤字、高负债的局面不能够再维系,所以欧盟的债务危机在2010年给欧盟的经济增长,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的增长都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但是我个人觉得这个变数,正因为大家都很担忧通货膨胀,那么大家越是担忧的话,反而会去提前重视它,并采取措施,通过各种政策对通胀进行抑制。2011-4-7 进入 陈志武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世界经济 。当然,最大的阻力过去谈得最多的就是欧盟的这些债务危机问题,比如说目前西班牙是一个热点的国家,因为他们的国债比率超过GDP的100%,2011年和2010年的财政赤字超过GDP的10%。那么,在2011年的世界经济发展当中还会有什么样的变数?我认为第一个最大的变数就是通货膨胀的压力继续上升,而且这是在全球范围之内的。
尽管今天我们都知道,不只是在中国,实际上在印度和拉美国家,也包括在美国,通货膨胀的压力明显上升很多。第二就是中国在抑制通货膨胀方面,要有更多的举措,第一个举措当然是继续升息,今年我觉得还可以有三次左右的升息机会。从这样一个意义上来理解,这应当是一个财富的转移过程,体现的是投入到地铁中的财富向周围地区和房子渗透的过程。
假定他们的月收入和必要的劳动保障较之正常状态偏低每月200元,那么用工企业每年因此而多获得4400亿的利润。无论是统计数字,还是我们在实际调查中所见所闻都可以证明,在最近几年中,农村居民,特别是中西部比较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收入和生活状况,确实有所改善。第四,财富在不同群体或个人间是如何转移的?实际上,即使是最后到了人们手中的收入,甚至包括掌握在个人手中的财富,还有一个在群体间或在个人间转移的问题。在2010年,不少地区都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养老金标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对拉升城镇中低收入群体收入的增长幅度起到了作用。
这些大城市的居民动辄坐拥几百万以房产体现的财富,与这种渗透和转移过来的财富有着直接关系。也就是说,劳动者拿到的很有限的这一块,还有相当部分是垄断部门的职工拿走了。
世界银行近年来在不断调整人民币与国际元之间的购买力平价,2005年1国际元=2.1372元人民币,2006年为2.0872元人民币,2007年为3.6471元人民币,2008年为3.8044元人民币。第二个因素是出口和外汇管理制度导致的通货膨胀以及民间财富的缩水。意味着通过这种方式国家财富向个人的转移在明显增加,政府的再分配职能在强化。这当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现在中国利益关系的失衡,并不仅仅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收入分配的因素所致,而是有着更为复杂的原因。
有关部门甚至将其列入国家机密。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70城市房价平均涨幅为9.99%。2008年工资性收入占城镇家庭收入的66.2%,而财产性收入占比仅为2.27%。第四,强化再分配在调节利益关系中的作用,解决再分配中的不公平问题。
从这里可以看出,单位人民币的购买力是在不断下降的[13]。2011年前两个月财政收入增长竟达36%。
利益关系失衡的症结之所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至少要考虑四个方面的问题。这里说的不正当福利主要体现在政府向贫困群体之外的人提供的社会保障用房上。
利益关系的失衡是我们面对的一个严峻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全年人均纯收入5919元,实际增长10.9%。今年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透露,目前有30个城市投资百亿建大剧院。(4)人情往来中实现的财富转移。用城镇最高收入20%的家庭和农村最低收入20%的家庭来近似地代表全国最高和最低收入10%家庭,全国最高10%家庭的人均收入是9.7万元,而最低10%家庭的人均收入是1500元,两者在2008年相差65倍,而按统计数据计算只有23倍[8]。虽然可以预见,随着劳动力短缺趋势的出现,劳动者在劳动市场中的议价能力会有所增强,但在目前的制度背景下,资强劳弱的状况不会再短时间内有明显改观。一是资方对劳方的掠夺。
需要提到的一点是,在社会保障制度上,要重视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衔接、漏洞问题。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的《国有企业的性质表现与改革》报告显示,多年来,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的利润高速增长,与享受的各种优惠补贴有关。
尽管财政部门提供的资料是厚厚一本,但很多项目其实是云山雾罩,就是连专家也很难弄清楚其中的具体内容。进入90年代中后期,在国企改制中通过低估漏估、低价转让,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入个人腰包。
因此,在研究中国目前贫富格局的时候,我们应当对财富变动的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近些年来财富变动的幅度,往往远远超出人们的工资性收入。但中国的情况有些特殊。
但问题是,最近几年中,政府从民间攫取资源的速度有增无减。大量灰色收入的存在,不仅急剧拉大了贫富差距,而且使得通过个人收入所得税调节个人收入差距的手段失去了效力,使得收入差距的扩大处于不可治理状态。农业税的取消,粮食直补和农田保护费用的发放,新农合和九年义务教育的推进,都使得这些地区农民的收入和生活状况得到一定的改善。本文力图在能够搜集到的数据(包括有关研究和相关报道)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贫富格局所涉及的主要环节做一个总体性的描述。
现在整个中国居民拥有的住房总价值估计在100多万亿。近年来建设的经济适用房等社会保障用房,有一部分是向困难群体提供的,属于社会福利性质,可以看作是有利于缓解贫富差距的再分配措施之一,但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向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提供的。
一方面,通过种种调控措施,包括行政手段控制房价上升过快的趋势,是完全必要的。以2010年为例,沪深两市A股总市值为27万亿,流通市值接近20万亿,A股上市公司实际发放给投资者的现金红利为953.16亿元。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曾经将中国的股市形容为一个赌场,坐庄、炒作、操纵股价这种活动可以说是登峰造极。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分割,退休金的双轨制等,都是众所周知并且是广受诟病的现象。
但事实求是地说,目前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思路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我们现在的问题是,财政收入的大部分用来进行直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建设,以及维持庞大行政机构的运转,用来进行再分配的部分很有限。与民间财富流向政府相反的,是国家财富向个人的转移。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数据,2009年中国土地出让总价款为1.59万亿元,同比增加63.4%。
只有这样,我们调节利益关系才有起码的基础。目前劳动者收入偏低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方面要特别提防在居民税负负担加重的同时,再分配调节利益关系作用得不到强化的现象出现。这100多万亿如果按照有的学者提出的四分之一和四分之三在城乡之间进行划分的话,城市居民大约拥有的75万亿的住房,农村居民拥有的是25万亿。
要完善包括工资协商制度在内的劳资协商制度,建立劳资双方的谈判制度,用这种协商制度平衡劳资双方的利益关系。这里特别要指出的,在政策上已经明确停止福利分房之后,这些既没有政策法律依据,也没有在各级人大审议的财政预算报告中列支的建房支出,应当属于私分国有资产的行为。